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我相信許美靜


 

蜃樓文叢第零壹輯
我相信許美靜

著者:郭品潔


封面書腰文字

作家房慧真(運詩人)、詩人游靜、《冏男孩》導演楊雅喆、亂彈阿翔、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陳柏偉    聯合推薦

封底書腰文字

讚美詩矇住雙眼
罪讓我們變得真實


【作者簡介】

郭品潔,著有詩集《讓我們一起軟弱》(大田,2003),《我相信許美靜》(蜃樓,2010)。譯有《簽名買賣人》(大塊,2007),《戀人版中英詞典》(大塊,2008),《青春,飢不擇食》(大塊,2009)等書。


【本書介紹】

讚美詩矇住雙眼
罪讓我們變得真實——郭品潔,〈尤里西斯〉


    在這一帙薄薄的詩集裡,收錄了詩人七年來的二十六首詩作。讓無告的喑啞與沈默,能夠重新被訴說,得以被傾聽。

    活著便意味著要為生活本身種種瑣碎、無理的勞役進犯、驅策,不論構築多少堅固的防線,總無法避免被擊潰的時刻,懊喪一再襲來,就算每日做體操也不會好轉。當生活裡的困窘與不堪像暴晴的陽光澆淋燒灼雙眼,黑色的詩句成了庇護的餘蔭,在一個個失眠的長夜與氣餒中醒來的清晨,讓人在失溫中能再一次感受到穿透皮膚的些許暖意。人事全非,幸好還有這些詩句的存在。


脣齒豈能為影子設宴?
等我們相見於無處——郭品潔,〈丹尼,丹尼〉


    辛波絲卡說:「詩人是天生的懷疑論者。」策蘭說:「世界到處開花;而詩,依舊來自絕望。」似乎詩人多數時候必須是質疑的、失落的、哀悼的、痛楚的——以不信的姿態抵抗這個世界。於是,當與詩集同名的詩作〈我相信許美靜〉裡,詩人不斷以肯定的句式寫下「我相信……」,如同在這個充滿不信與應當不信的世界劃開一道無須服膺任何規範的餘裕,與傷口為伍,讓不可承受之處不再那樣不可忍受。我們得承認苦痛的確會摧毀我們,但我們也可以相信,我們不一定會被苦痛所摧毀。我們並沒有逃避它。

    文學的起點在於人是渾身充滿缺點的血肉之軀,郭品潔如是說,即便病痛永遠也不會痊癒,但我們可以重寫我們的處方,這是一種甜蜜、苦澀、嶄新的力量。


我相信北島的句子:我們愛失敗的人。
我相信軟管的盡頭,我們又靠近了一點。——郭品潔,〈我相信許美靜〉


    我們希望《我相信許美靜》不僅能觸動慣於讀詩的讀者,也能獻給第一次讀詩的讀者。是讀者的感受讓詩得以繼續存在;讓詩得以向行動開放,向世界開放。雖然創作的形式不同,但或許閱讀也是一個介入社會的支點,也是一種力量。

    我們相信我們的軟弱,我們相信在我們交錯的罅隙間,有些許細小字眼的共鳴與溫柔。


 ISBN:978-986-86066-1-6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憂鬱的文化政治


 

蜃樓論叢第零壹輯
憂鬱的文化政治 


編者:劉人鵬、鄭聖勳、宋玉雯


各方推薦

朱天心(小說家)、何春蕤(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李根芳(師範大學翻譯所)、柯思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陳光興(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陳冠中(作家)、游靜(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作家、導演)、蔡英俊(清華大學中文系)


封面書腰文字

憂鬱就是政治
政治如何歷史,憂鬱就如何政治
政治有多麼歷史,哀悼就有多麼政治

封底書腰文字

「壞情感」及其污名如何被構築?
如何拆解被進步主義蒙蔽的社會對消極與瘋狂既執迷又唾棄的指定秩序?
當下全球左派如何低貶情感政治而自廢武功?
這冊勇敢、睿智、溫柔有時的編譯本,為慣性擺盪於濫情與無情之間的華文知識場域,提供了重新認識、開創自我的必需養分。
——游靜



本書介紹

part I

《憂鬱的文化政治》的跨界視野,讓憂鬱重新解放。

這裡沒有對憂鬱的定論,沒有對理論的定論,也沒有更燦爛的憂鬱,更沒有一定要走向光明未來的答案。哀悼殘存/持續,在拒絕結束的憂鬱裡,開啟失落的意義。

給精神病患者:愛密麗.馬汀的〈我現在宣布,你是個躁鬱症患者〉,讓精神病院的的喘息與腳步聲可以被聽見,讓田野筆記中的人告訴你他們服藥與看診的故事。

給失語的詩人:麥克思.潘斯基〈憂鬱的辯證.序〉告訴你怎麼珍惜荒蕪的話。

給運動分子:海澀.愛〈拒絕的政治〉會告訴你為什麼總有人不陽光,走不出去,不敢參加遊行。

給左派與懷疑左派的人:溫蒂.布朗的〈抗拒左派憂鬱〉,以憂鬱症作為一種政治修辭,詮釋了左派的情感結構。

給期待快樂的人:在嘆逝與追憶之外,凱莉.漢彌爾頓在〈快樂的回憶〉裡重讀了但丁的話,「最巨大的悲傷,莫過於在悲慘中回想起快樂的時光」。

給不想不分的女同志:海澀.愛〈壞毀的身分認同〉裡有最驕傲、最不堪、最不被容許、最不應該被忘記的身分記憶。

給總覺得自己理論讀得太少的人:伊芙.可索夫斯基.賽菊蔻的〈梅蘭尼.克萊茵與情感造成的差異〉,從她小時候一個無法買到的大娃娃談克萊茵,讓理論成為一種互相了解的溫柔語意。

給groupies:愛密麗.馬汀的〈躁鬱簡史〉會告訴你為什麼我們會隨著樂團吶喊。

給當代的好孩子們:這個世紀要當活潑、快樂的小朋友才能上電視,能夠開朗、大方才會推甄得上不會讓爸爸媽媽失望的學校,克里斯多夫.連恩的〈不能再靦腆了〉會告訴你害羞是怎麼不見的。


給失落的人:朱帝斯.巴特勒在〈失去之後,然後怎樣?〉從歷史的尖叫聲裡告訴你哀悼的意義。

part II

憂鬱(症)的討論,常溯及佛洛依德的〈憂鬱與哀悼〉,在早期的精神分析中,哀悼是對失落的摯愛,或對某種抽象體所經歷的一種「成功」的心理過程,而憂鬱症則是這種轉化的失敗;但晚近討論這些語詞,已走向非單純的個人性或精神分析脈絡,《憂鬱的文化政治》主張哀悼、憂鬱症、懷舊、哀感、創傷、沮喪,不再只是一種失敗性的病態,憂鬱(症)或憂鬱書寫,其實是政治的──「情感」不只是精神分析論述處理的內容,而是一種社會、政治、法律、美學關係的建構,同時也漸漸形成一種情感政治。

伍德堯和大衛.卡贊堅在〈哀悼殘存/持續〉(“Mourning Remains”)所言:「失落」是一種「理論性的虛構」,“remains”不只是一種殘留,只是剩下的、得丟掉的殘渣般的過去,哀悼歷經著歷史、文化的政治性過程,而憂鬱具有它自己的意義。

當代人類學家愛密麗.馬汀《雙極探險》其中的〈躁鬱簡史〉,將藝術品味、流行文化視為一分析對象,敘述躁狂在美國如何成為一種病癥,以及躁狂如何成為當代被擁戴的文化現象。〈躁鬱簡史〉提到了許多中文讀者所熟悉的藝術家,紀德、梵谷、馬勒、普拉絲……在1980年代以後,他們因為憂鬱與躁狂而被認證為更「真誠」、「真實」的藝術家──憂鬱症的建構與行銷並不只建立在藥廠與醫院的消費關係,在一個躁狂歷史脈絡中,憂鬱被戴上花冠,輕躁狂是最受享譽的成功人格,這讓人看不清憂鬱所帶來的難捱與苦痛。

而愛密麗.馬汀在她的另一篇文章〈我現在宣布,你是個躁鬱症患者〉中,做了令人敬佩與感動的田野,她記錄了精神病院中的八個故事,所謂的譫妄、躁狂、情緒週期、思考障礙……等等病徵,是怎麼真實地發生在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權力關係,她批判性地讓讀者知道「病」是怎麼被宣稱、運作。而文中提到的藥物,全部都是台灣的藥單上看得見的,這份田野的中文化非常重要,它提供了病例書寫的中文視野,更拓寬了服用這些藥物的在地讀者能夠說出自己感受的可能性。

引爆在地的閱讀意義一直是《憂鬱的文化政治》的初衷。克里斯多夫.連恩的〈不能再靦腆了〉收於他的《害羞》一書,除了甫發行的英文版,在三、四年內間已譯有日文、韓文、法文等不同版本。希望連恩的作品第一次的中文化,能夠讓台灣很少被討論的「害羞」爭取一些發言空間。文中論述的是「害羞」、「靦腆」等詞彙所形容的人格特質,漸漸地在1980年代成為了一種需要被定名與治療的疾病。扭捏、內向、古怪、拘謹等等與害羞相關的氣質,漸漸成為了「社交恐懼症」、「逃避型人格障礙」等等病徵。「害羞」的修辭內涵與其所指徹底的轉化了,面對「社交焦慮」的疾病與威脅,只能夠「不再靦腆」。

盡力想讓「憂鬱」能展現出最大張力,《憂鬱的文化政治》選譯了溫蒂.布朗的〈抗拒左派憂鬱〉,布朗以「憂鬱症」作為一種政治修辭,她所批評的左派,總眷戀著過去,總凝視著過往的政治依附,不願意卸下悲傷,也不憧憬復元,於是自戀/戀物的憂鬱症結構,讓政治只能朝向一種永遠失落的哀痛;抱緊過去的耽溺慾望,超越了任何現今對於政治動員、結盟,或是轉變的投資的可能性。

當代最重要的理論家之一朱帝斯.巴特勒,她在〈失去之後,然後怎樣?〉一文,鄭重地面對憂鬱,以哀悼的特殊位置,回應了「時間」與「歷史」的複雜性,她認為正是在「失去」裡,銘刻了所受的磨難、暴力、汙名,而早期精神分析中「癱瘓業已麻木」的狀態,其實正賦予了歷史的新的創造性,哀悼可以賦予主體戰鬥力、能動性。哀悼的暴露與「由內翻外」,正是她「然後怎樣?」的問題,哀悼的「時間」、「歷史」,就是身體性地、肉體地與物質相遇的政治。

《憂鬱的文化政治》透過麥克思.潘斯基在〈憂鬱的辯證.序〉試圖延伸對憂鬱書寫的關注,在台灣已經擁有了中文化的傅柯關於「自反性語言」的思想資源,提供了許多關於沈默、空白的話語的政治,而克里斯德瓦的《黑太陽》可以說是做了一種失語的重要標誌,她試著將語言的解構與作者的情感狀態做出連結,《黑太陽》裡誠懇的告訴讀者,書寫憂鬱的意義,正是因為遭受憂鬱折磨的人所書寫的每一個文字都是來自憂鬱──而麥克思.潘斯基接著說,這是「以書寫填滿了『蒼白的倦怠』,那空白的一頁」。麥克思.潘斯基藉班雅明對歷史主義者的批判,對憂鬱書寫作出了進一步的解釋,他認為正是憂鬱書寫可以抵抗這收編的歷史體系,而「那空白的一頁」就是憂鬱書寫。凱莉.漢彌爾頓在〈快樂的回憶〉一文裡圍繞著雷納多.阿里納斯的自傳《在夜幕降臨前》展開分析,她強調了「快樂」在政治中如何地得來不易,更告訴讀者書寫「快樂」背後的重要與艱難。「快樂的政治」絕非是企圖擦拭掉壓迫與悲傷的記憶,也不是要把所有的事都看成快樂,更不可能是對悲傷與憂鬱的「超克」或是「放手」。〈憂鬱的辯證.序〉與〈快樂的回憶〉分別回應了中文語境裡對「失語」的寫作語言狀態的認知,以及對文學史中「嘆逝」的追憶傳統,企圖讓文學中的憂鬱能夠更深的問題化。

瑞克里芙.霍爾的《寂寞之井》在英語世界有著曖昧性的崇高地位,它既是最被廣泛閱讀的同志文本,同時也是讓拉子困擾、憎恨的作品。書中主角史蒂芬太過時、太逕渭分明的陽剛認同,在訴求流動、進步、拋下悲情的當代論述中,實在太不政治正確,並且滿溢的絕望、自恨,讓理論家們想要從中找正面的可能性都無法辦到。在〈壞毀的身分認同〉裡,海澀.愛認為史蒂芬之所以受爭議,正因為她受苦、自厭、愛的挫敗與絕望,都恰恰為近代同志形象的相反典型,她批判性認為越是閃避、跳躍、轉化甚至是誤讀史蒂芬的困境,反而越顯示出造就同志困境的社會規範的有效性;但正是要回頭看待自身的厭惡、羞慚又難以切割的拉鋸,才有可能接納並且開始處理酷兒歷史的艱難性。〈拒絕的政治〉裡,海澀.愛延續了她的關懷,把命題放在美國酷兒運動裡常被拒絕、抹拭的壞情感。她認為情感裡不論好的與壞的,兩者都構成了運動的可能;她追認這些沮喪、不正確的情感,試圖為這幾乎是羞恥的秘密的長遠歷史作些辯護。雖然這些壞情感看似根本就是對行動無益,更甚者就任何傳統意義上的能動性而言,它們會使得那些如此感受的人喪失資格。但海澀.愛的訴求,正是期待一種政治能動性的視野,而它所處理的政治性,是可以將所經歷的壞情感,納入希望修復的傷害之中;因為,能夠認可這些苦難的存在,並藉此發展出的相關論述,才是能夠處理酷兒經驗的運動。

當代酷兒與女性主義運動中重要的推動者伊芙.可索夫斯基.賽菊蔻,在逝世前完成了〈梅蘭尼.克萊茵與情感造成的差異〉,她在罹患乳癌多年後,想到了從年幼時就經常幻想能夠抱著的、卻一直沒能買到的大娃娃,並且以這個大娃娃替克萊茵的理論做了一個巧妙、溫暖而厚實的譬喻。賽菊蔻從情感層面來理解理論,直接靠近讀者的真實人生,在「抑鬱型位態」的概念中,她看見「憂鬱」能動性與創造力的可能,在「妄想型—分裂型位態」中,她充滿同理心地試圖解釋1980、90年代初期面對愛滋恐懼時,酷兒理論所衍發出來的動能,及其後續發展的疲態及限制,她的文字並不是為了批判運動路線的正確與否,更像是期盼著讓參與運動的人可以減少一些生活中的困頓與煎熬。在這篇文章中讀到的是賽菊寇理解理論的溫暖、寬大的大格局,雖然她小時候沒有買到合意的大娃娃,但閱讀她的文字,正如抱著一個她給讀者的大娃娃。

希望《憂鬱的文化政治》也會是讀者手中的棉花糖與大娃娃,希望在這本書的盡頭,不論是不是藥效的副作用,不論酒精與政治正確的比例,不論我們的身體毀壞與不宜人居的程度,我們都可以靠近一點。



本書目錄

憂鬱,投資與罔兩翻譯|Melancholia, Investment and Penumbral Translation
劉人鵬

哀悼有時|A Time to Mourn
鄭聖勳

躁鬱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Manic Depression
愛密麗.馬汀|楊雅婷譯

我現在宣布,你是個躁鬱症患者|I Now Pronounce You Manic Depressive
愛密麗.馬汀|林家瑄譯

不能再靦腆了|Bashful No More
克里斯多夫.連恩|鄭亘良譯

哀悼殘存/持續|Mourning Remains
伍德堯與大衛.卡贊堅|鄭聖勳、翁健鐘譯

憂鬱的辯證.序|Introduction to Melancholy Dialectics
麥克斯.潘斯基|區立遠譯

壞毀的身分認同|Spoiled Identity: Stephen Gordon’s Lonelines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Queer History
海澀.愛|洪凌譯

梅蘭尼.克萊茵與情感造成的差異|Melanie Klein and the Difference Affect Makes
伊芙.可索夫斯基.賽菊蔻|楊雅婷譯

快樂的回憶|Happy Memories
凱莉.漢彌爾頓|楊雅婷譯

拒絕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Refusal
海澀.愛|鄭聖勳、翁健鐘譯

抗拒左派憂鬱|Resisting Left Melancholia
溫蒂.布朗|張永靖譯

失去之後,然後怎樣?|After Loss, What Then?
朱迪斯.巴特勒|鄭聖勳、翁健鐘譯

文章出處



編者簡介

劉人鵬|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閻若璩與古文尚書辨偽:一個學術史的個案研究》、《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並與丁乃非、白瑞梅合著《罔兩問景:酷兒閱讀攻略》。

鄭聖勳|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美術設計與網頁編輯。文字作品散見於香港《字花》雜誌。

宋玉雯|清華大學中文系、社會所畢業,文字工作者。現就讀於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班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組。



作者簡介

愛密麗.馬汀(Emily Martin)
現為美國紐約大學人類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科技人類學、醫療人類學、性別、文化心理、歷史精神病學、英國社會文化等。著有《身體裡的女人:生產的文化分析》(The Woman in the Body: A Cultural Analysis of Reproduction, Beacon Press, 1987)與《雙極探險:美國文化中的躁狂與抑鬱》(Bipolar Expeditions: Mania and Depression in American Cul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等,另與希爾.蓋滋(Hill Gates)合編《台灣社會的人類學》(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其知名論文〈卵子與精子:科學如何建構了一部以男女刻板性別角色為本的羅曼史〉(“The Egg and the Sperm: How Science Has Constructed a Romance Based on Sterotypical Male-Female Roles”),中譯曾收錄於《科技渴望性別》(群學,2004)。
愛密麗‧馬汀的個人網頁:http://web.me.com/em81/work/Welcome.html。

克里斯多夫.連恩(Christopher Lane)
現為美國西北大學英語系教授。教學與寫作領域包括維多利亞時期與當代英國小說,並專長於19世紀心理學、精神病學與知識史等。著有《仇恨與文明: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反社會生活》(Hatred and Civility: The Antisocial Life in Victorian Englan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與《害羞:正常行為如何成為一種疾病》(Shyness: How Normal Behavior Became a Sickness,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害羞》自出版後已廣譯為日文、韓文、法文。
連恩替《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撰寫部落格「副作用」: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side-effects。

伍德堯(David L. Eng)
現為美國賓州大學英語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美國文學、亞美研究、亞洲移民、精神分析,並專長於批判種族理論、酷兒研究與視覺文化。著有《種族閹割:亞美陽剛的治理》(Racial Castration: Managing Masculinity in Asian America,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1),另與大衛.卡贊堅編有《失落:哀悼的政治》(Loss: The Politics of Mourn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大衛.卡贊堅(David Kazanjian)
現為美國賓州大學英語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19世紀跨國美國文學與歷史研究、政治哲學、歐陸哲學、拉美移民研究、殖民論述研究和亞美尼亞流離研究,曾發表多篇關注北美—亞美尼亞流離的文化/政治研究的相關文章。著有《殖民伎倆:早期美國的國族文化與帝國公民身分》(The Colonizing Trick: National Culture and Imperial Citizenship in Early Americ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

麥克斯.潘斯基(Max Pensky)
現為美國紐約賓漢姆頓大學哲學系教授與系主任。研究領域包括當代歐陸哲學、社會和政治哲學、法政哲學和國際關係等。著有《團結的盡頭:倫理與政治論述理論》(The Ends of Solidarity: Discourse Theory in Ethics and Politic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8)和《憂鬱的辯證:班雅明與哀悼劇》(Melancholy Dialectics: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Play of Mourning,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3)等。

海澀.愛(Heather K. Love)
現為美國賓州大學英語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性別研究、酷兒理論、當代文學、情感研究、電影和視覺文化、精神分析、種族和民族學批判理論等。著有《倒退的感覺:酷兒歷史的失落與政治》(Feeling Backward: Loss and the Politics of Queer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她曾主編《新文學史》(New Literary History)特別專號「在認同政治之後有什麼生活?」(Is There Life after Identity Politics?)。
海澀.愛的個人網頁:http://www.heatherklove.com。

伊芙.可索夫斯基.賽菊蔻(Eve Kosofsky Sedgwick)
長年任教於紐約城市大學英文系、女性與社會研究中心,2009年因乳癌過世。賽菊蔻在1985年出版成名作《男人之間:英美文學與男人的同性社交慾望》(Between Me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5),之後的《衣櫃認識論》(Epistemology of the Clos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奠定了她在酷兒理論中的地位。《與愛對話》(A Dialogue on Love, Beacon Press, 2000;心靈工坊,2001)則是賽菊蔻的憂鬱症手記, 結合了對話與詩,呈現了她與心理治療師的交流歷程。賽菊蔻1998年時曾應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之邀來台發表兩篇論文:〈如何將孩子教養成同性戀〉與〈情感與酷兒操演〉(收於性/別研究第三、四期合刊《酷兒:理論與政治》,中央性/別研究室,1998)。

凱莉.漢彌爾頓(Carrie Hamilton)
現為英國倫敦羅漢普頓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羅漢普頓性/別研究中心主持人。研究領域包括性/別史、女性主義、口述史、文化記憶、政治與革命運動、西班牙與拉丁美洲歷史、拉美裔研究等。最新發表的文章是〈性/別政治與社會主義的居住:古巴革命中的建設家園〉(“Sexual Politics and Socialist Housing: Building Homes in Revolutionary Cuba”),收於《性別與歷史》(Gender & History 21, 2009)。

溫蒂.布朗(Wendy Brown)
現為美國柏克萊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政治學史、19與20世紀歐陸理論、批判理論、文化理論、女性主義理論、批判種族理論、後殖民理論等。她批判地置疑權力位置、政治認同和當代民主中的政治主體性,以交織理論之間的對話知名,如:馬克思、尼采、韋伯、佛洛依德、法蘭克福學派、傅柯、當代歐陸哲學等。〈抗拒左派憂鬱〉一文曾同時收錄於《失落:哀悼的政治》和《沒有保證:霍爾紀念集》(Without Guarantees : In Honour of Stuart Hall, Verso Press, 2000)。著有《傷害的狀態:晚期現代性中的權力與自由》(States of Injury: Power and Freedom in Late Modernity, Princeton, 1995),並與珍娜.哈莉(Janet Halley)合編《左派律法主義/左派批評》(Left Legalism/Left Critiqu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
現為美國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及修辭學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女性主義理論、性/別研究、近當代歐陸思想等。她於1990年代發表了許多影響深遠的作品,如:《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1990;桂冠,2008)、《身體至關重大:論「性」的話語界限》(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 Routledge, 1993)和《權力的精神生活:服從的理論》(The Psychic Life of Power: Theories in Subjec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等,對權力、性別、身分認同與情感政治的分析批評多所卓見。


譯者簡介

林家瑄|清大外語所畢業,曾任藝術行政。自由譯者,譯作包括《兩位嚴肅的女人》(行人,2007)等,現為期刊編輯。
洪凌|英國薩克絲大學(Sussex University)英國文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比較所博士候選人。現專事小說創作、論述撰寫,以及翻譯。小說創作包括《銀河滅》(蓋亞,2008)、【宇宙奧狄賽】系列共六冊(成陽,2000-2003)、《不見天日的向日葵》(成陽,2000)、《末日玫瑰雨》(遠流,1996)、《肢解異獸》(遠流,1995)等。論述著作包括《魔道御書房》(蓋亞,2005)、《酷異劄記》(萬象,1996)、《魔鬼筆記》(萬象,1996)等。譯著包括《少年吸血鬼阿曼德》(時報,2009)、《通往女人國度之門》(繆思,2006)、《女身男人》(繆思,2005)、《黑暗的左手》(繆思,2004)、《銀翼殺手》(一方,2004)等。
翁健鐘|台大歷史系碩士。嗜閱讀,曾任期刊編輯、翻譯。
區立遠|台灣大學哲學碩士,德國杜賓根大學古典文學碩士。
張永靖|台灣大學外文系畢,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所碩士生。
楊雅婷|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碩士,現從事翻譯。譯作有《關於美之必要》(天下雜誌,2008)、《巧克力時尚之旅》(天下雜誌,2007)、《馬戲團之夜》(行人,2007)、《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左岸文化,2005)、《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孩童 》(巨流,2004)、《啥都瞭了》(行人,2004)、《阿茲海默症》(天下雜誌,2003 )等,以及多篇學術論文。
鄭亘良|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碩士畢業,碩士專攻性/別研究、酷兒研究、文化研究。曾替《電影欣賞》與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超薄會議翻譯學術文章。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義工。熱愛電影。
鄭聖勳|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美術設計與網頁編輯。文字作品散見於香港《字花》雜誌。


回應文作者簡介

hsiehpei|清大外文系畢業,專職譯者。
木耷|文字工作者。
止言|文字工作者。
何姿瑩|瑞典林雪平大學科學、科技與社會碩士,國立中山大學外國文學碩士。目前在高雄醫學大學與國立高雄大學擔任兼任講師。
呂嘉鴻|輔仁大學新聞系、清華大學社會所畢。目前就讀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社會系博士班。
林吉洋|台北大學地政系、清華大學社會所畢業。現服務於某企業,推廣互助事業。
郭品潔|台灣屏東人。著有詩集《讓我們一起軟弱》(大田,2003),譯有《簽名買賣人》(大塊文化,2007)等書。
陳羿安|現就讀於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班及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班。
葉虹靈|台灣大學社會系,清華大學社會所畢業。現在關心台灣的歷史記憶與轉型正義問題。
劉冠伶|現就讀於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班。
蔡孟哲|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義工。


ISBN:978-986-86066-0-9

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

蜃樓出版社



蜃樓成立於2009年年底,預計每年出版2-4本書,透過翻譯引介不同的論述畛域(蜃樓論叢),同時也將側重於(中文)創作(蜃樓文叢),出版品不限地域、書寫形式與範疇,務求完善翻譯、編校與印刷等出版環節,盡可能降低讀者閱讀時的險阻;我們希望蜃樓能營造出另一種閱讀樣態與樂趣,但這必然也會囿於我們的能力、興趣和物質條件。

Being cyborg, being chimera

蜃樓出版社的成立其實是一個緩滿、艱難而遲疑的決定,我們收到的祝福與鼓勵,或許遠比我們可以做到的更多。讓出版的作品在通路裡(儘管是薄弱地)盡可能長久的健在,是我們對出版品的尊重,我們會努力地做到。

Donna Haraway 在上個世紀的〈cyborg宣言〉中說,”By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our time, a mythic time, we are all chimeras, theorized and fabricated hybrids of machine and organism; in short, we are cyborgs. This cyborg is our ontology; it gives us our politics.”

我們相信翻譯與出版也是一種being cyborg的過程,試著將不同的詞語與自己的世界結合,希望作品可以被更在地、也更切身地閱讀。

chimera是獅頭、羊身、蛇尾的吐火怪獸,是兩個以上不同的個體的嵌合體,也是一種譫妄與幻想;在世紀末之後的現在,我們所擁有的就是當代,我們就是chimera,我們相信只有當誠懇地延續這則寓言中的批判性與關懷,作為一個cyborg,當代才會更有意義。

面對著眼前的廢墟,在被名之為進步的風吹往未來的路上,當代的新天使或許就是chimera,頭是酒瓶,吐著煙圈,身體是挾帶著不曉得怎麼破解的病毒的主機板,萬花筒是眼睛,依附在折射出的荒蕪與繽紛裡,蜃樓就是眼前我們想努力留駐的時間。

電郵:shenlou@me.comshenlou.press@gmail.com
地址:23145新北市寶興路42巷17號3樓之2